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 148 號
《房屋(wu)建筑(zhu)工程抗震設(she)防管理規定》已于2005年(nian)12月31日(ri)經建設(she)部第83次常務(wu)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6年(nian)4月1日(ri)起施行。
部 長 汪光燾
二(er)○○六年一月(yue)二(er)十(shi)七日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監督管理,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抗震設防區從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有關活動,實施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di)方人民政府建設(she)主管(guan)部門(men)負責本行政區域內(nei)房屋建筑工(gong)程抗震設(she)防的監督管(guan)理工(gong)作(zuo)。
第五條 國家鼓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
制(zhi)定、修(xiu)訂工程(cheng)建設標(biao)準時,應當及時將先進(jin)適(shi)用(yong)的抗震新(xin)技術、新(xin)材料(liao)和新(xin)結(jie)構體系(xi)納入標(biao)準、規范,在房屋建筑工程(cheng)中推廣使用(yong)。
第六條 新建、擴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抗震設防。
任何(he)單位(wei)和個人不得降低(di)抗(kang)震(zhen)設防(fang)標準。
第七條 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應當遵守有關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規定,保證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質量,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第八條 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選址,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抗震防災專業規劃的要求;村莊、集鎮建設的工程選址,應當符合村莊與集鎮防災專項規劃和村莊與集鎮建設規劃中有關抗震防災的要求。
第九條 采用可能影響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沒有國家技術標準的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申請核準。申請時,應當說明是否適用于抗震設防區以及適用的抗震設防烈度范圍。
第十條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中甲類和乙類建筑工程的初步設計文件應當有抗震設防專項內容。
超限(xian)高(gao)層建筑工程應當在初步(bu)設計階段進(jin)行抗震設防專(zhuan)項審查。
新建、擴建、改建房屋(wu)建筑工(gong)程的(de)抗震設計(ji)應當作為施工(gong)圖審查的(de)重要內容。
第十一條 產權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變動或者破壞房屋建筑抗震構件、隔震裝置、減震部件或者地震反應觀測系統等抗震設施。
第十二條 已建成的下列房屋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計劃的,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按現行抗震鑒定標準進行抗震鑒定:
(一)《建(jian)筑(zhu)工(gong)程(cheng)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中甲類和乙類建(jian)筑(zhu)工(gong)程(cheng);
(二)有重大(da)文(wen)物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房(fang)屋建筑工程(cheng);
(三)地震重點監視防(fang)御區的房屋建筑(zhu)工程。
鼓(gu)勵(li)其他未(wei)采取(qu)抗震(zhen)設(she)防措施且未(wei)列入近(jin)期拆除改造計劃(hua)的(de)房屋(wu)建(jian)筑(zhu)工程(cheng)產權人,委(wei)托具有相應設(she)計資質的(de)單位按現行抗震(zhen)鑒(jian)定標準進(jin)行抗震(zhen)鑒(jian)定。
經鑒(jian)定(ding)需加(jia)固(gu)的(de)房屋(wu)建筑工程,應(ying)當(dang)在(zai)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she)主(zhu)管(guan)部門確定(ding)的(de)限期內采取必要的(de)抗震加(jia)固(gu)措施;未加(jia)固(gu)前(qian)應(ying)當(dang)限制(zhi)使用。
第十三條 從事抗震鑒定的單位,應當遵守有關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規定,保證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鑒定質量,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第十四條 對經鑒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產權人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施工單位進行抗震加固設計與施工,并按國家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抗震加(jia)固(gu)應(ying)當與城市(shi)近(jin)期建(jian)設規劃、產權人的(de)房屋(wu)維修計劃相結合。經鑒定需(xu)抗震加(jia)固(gu)的(de)房屋(wu)建(jian)筑工程在進(jin)行裝修改造時,應(ying)當同時進(jin)行抗震加(jia)固(gu)。
有重大文物價值和紀(ji)念(nian)意義的房屋建筑(zhu)工程的抗(kang)震加固(gu),應當(dang)注(zhu)意保(bao)持其原(yuan)有風貌。
第十五條 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鑒定、抗震加固費用,由產權人承擔。
第十六條 已按工程建設標準進行抗震設計或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合理使用年限內,因各種人為因素使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受損的,或者因改變原設計使用性質,導致荷載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設防類別的,產權人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抗震驗算、修復或加固。需要進行工程檢測的,應由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
第十七條 破壞性地震發生后,當地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受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應急評估,并提出恢復重建方案。
第十八條 震后經應急評估需進行抗震鑒定的房屋建筑工程,應當按照抗震鑒定標準進行鑒定。經鑒定需修復或者抗震加固的,應當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修復或者抗震加固。需易地重建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規劃和建設。
第十九條 當發生地震的實際烈度大于現行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時,震后修復或者建設的房屋建筑工程,應當以國家地震部門審定、發布的地震動參數復核結果,作為抗震設防的依據。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質量的監督管理,并對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建筑工程執行抗震設防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情況,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村(cun)鎮建設抗震(zhen)設防進行指(zhi)導(dao)和監督。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農民自建低層住宅抗震設防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鼓勵和指導其采取經濟、合理、可靠的抗震措施。
地震(zhen)(zhen)重點監視防御(yu)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jian)設(she)(she)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拍攝科普教育(yu)宣傳片、發送農(nong)房抗震(zhen)(zhen)圖集、建(jian)設(she)(she)抗震(zhen)(zhen)樣(yang)板房、技術培訓(xun)等多種(zhong)方式,積極指導農(nong)民自建(jian)低(di)層住宅進行抗震(zhen)(zhen)設(she)(she)防。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有權組織抗震設防檢查,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jian)查的單(dan)位提供有(you)關(guan)房屋(wu)建筑(zhu)工程抗震的文件和資料(liao);
(二(er))發現有影響房(fang)屋建筑工(gong)程抗(kang)震設(she)防(fang)質量的問題時(shi),責令(ling)改正。
第二十三條 地震發生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破壞程度超出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允許范圍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破壞原因進行調查,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國務院建(jian)設(she)主(zhu)管部門應當根(gen)據(ju)地震調(diao)查(cha)情況,及時組織(zhi)力量(liang)開展房(fang)屋建(jian)筑工(gong)程(cheng)抗(kang)震科學研究,并(bing)對相關(guan)工(gong)程(cheng)建(jian)設(she)標準進(jin)行(xing)修訂(ding)。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質量問題都有權檢舉和投訴。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擅自使用沒有國家技術標準又未經審定通過的新技術、新材料,或者將不適用于抗震設防區的新技術、新材料用于抗震設防區,或者超出經審定的抗震烈度范圍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擅自變動或者破壞房屋建筑抗震構件、隔震裝置、減震部件或者地震反應觀測系統等抗震設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對個人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未對抗震能力受損、荷載增加或者需提高抗震設防類別的房屋建筑工程,進行抗震驗算、修復和加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經鑒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進行裝修改造時未進行抗震加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所稱抗震設防區,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區)。
本(ben)規定(ding)所稱(cheng)超限高(gao)層(ceng)建(jian)筑(zhu)工(gong)程(cheng)(cheng),是(shi)指超出國家現行規范(fan)、規程(cheng)(cheng)所規定(ding)的(de)適(shi)用(yong)(yong)高(gao)度和適(shi)用(yong)(yong)結構類型的(de)高(gao)層(ceng)建(jian)筑(zhu)工(gong)程(cheng)(cheng),體型特別(bie)不規則的(de)高(gao)層(ceng)建(jian)筑(zhu)工(gong)程(cheng)(cheng),以(yi)及有關規范(fan)、規程(cheng)(cheng)規定(ding)應當進行抗震(zhen)專項審查的(de)高(gao)層(ceng)建(jian)筑(zhu)工(gong)程(cheng)(cheng)。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